Quantcast
Channel: 準建築人 FAM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10

設計界金童 佐藤大Nendo在2019年上半年已經推出了什麼作品?

$
0
0

「我認為設計是解決小問題、讓生活變得更好一點、更舒適些,讓人們能夠發自內心微笑,這是我認為設計存在的理由。」—佐藤大(Oki Sato)

生活中潛藏著許多的「!」,你發現到了嗎?

來自日本的設計大師佐藤大用他的觀察、想像及創造力,把「幽默」融入了其設計的產品中,更使 Nendo 成為了個充滿「驚喜!」的品牌。 獲美國Newsweek雜誌評選「受到全世界尊敬的100位日本人」、日本「JCD Design Award」新人獎、「Good Design Award」等多項設計獎得主的佐藤大,1977年出生於加拿大,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建築研究所,並創立「nendo設計事務所」一直以來致力突破設計框架,以感性的方式顛覆設計的原型。

設計,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出發的,而在設計中同時將意涵詮釋於產品背後,進一步地影響到使用、感賞者等的思考,讓產品不再僅停留於死的物品面,而是有了思維的精神傳遞。

佐藤大認為每件作品都應該超越它本身所具有的意義,而那又是份什麼樣的精神使其有這份使命感存在呢?這就讓我們來好好認識並「!」一下佐藤大大師及其設計品牌 Nendo在2019年上半年推出了什麼樣的設計。

01、水晶托盤—「小池塘」

佐藤大的設計手稿

為施華洛世奇設計的「Atelier Swarovski Home」系列小水晶托盤,作品名稱「小池塘」。因為湖水越深顏色越深的理念,所以在物體中使用晶體厚度的混合來獲得一定範圍的陰影,以傳達其深度感。

晶體是從上到下逐漸增加厚度製成的,從4毫米、5毫米、6毫米開始,然後是7毫米。它們也是錐形的,所以它們會向外周變薄,從而在相同深度的水中產生梯度效應,從而像是一個像小池塘一樣的小容器被舀起來放在桌子上。

02、配飾架框

佐藤大的設計手稿

依舊是為施華洛世奇設計的立方體框架,根據戒指的位置、方向和大小,每件物品都有不同的功能,如燭台、花瓶、托盤和鏡子。花或蠟燭的火焰可以通過仔細定位的平切水晶圓盤來欣賞,從而形成物體的框架。

一共有兩種類型——藍色水晶用於鏡面拋光的框架,黑色水晶用於啞光黑色拋光的框架。

03、「怪物」

佐藤大的設計手稿

這組設計在水晶玻璃中創造形狀,用來代表世界各地不同文化塑造的怪物。Nendo 工作室將怪物這種抽象的、未知的、看不見和難以捉摸的概念,轉化成為一種簡單的形式。

他們在平面上做出凸起,使其像一張覆蓋在未知「怪物」身上的布或紙。該系列由4個怪物組成:「小的」、「鋸齒狀的」、「長的」和「大的」。大的作品將作為展覽物品展出,小的版本已經為收藏家創造出來。

04、數位泰迪熊 BE@RBRICK

佐藤大的設計手稿

這款「數位泰迪熊」的設計靈感來源於想要通過二維表達給人一種「更三維的感覺」的想法。為了強調泰迪熊的立體感,純白的BE@RBRICK上印了兩種灰色陰影,以表達「陰影和陰影」。

這組設計一共有三種類型: 「下方」,那裡的燈光似乎讓聚光燈從下方攪動背光似乎從背後發光的「背後」;和 「側面」,光線似乎從對角上方照射過來。

包裝是由簡單的黑色製成,只有聚光燈的軌跡。代表合作的標誌,並沒有像慣例那樣放在「背面」,而是印在「腳掌」上,當BE@RBRICK坐下時就可以看見。

05、京都東山的原始咖啡店新分店設計

佐藤大的設計手稿

清爽的白色作為空間的基本色彩,內部元素採用黃銅和混凝土等材料加以突出,以適應品牌的設計主題,並象徵其高端產品的品質。

白咖啡機幾乎消失在背景中,以突出玻璃盒後面的亞麻袋中的咖啡豆和旁邊掛著的「豆圖」元素。

06、六件式玻璃器皿

佐藤大的設計手稿

六件套玻璃器皿系列,包括酒杯、威士忌酒杯、玻璃瓶、長笛杯和鉛彈杯,專為捷克水晶玻璃製造商Lasvit設計。

07、新型商業綜合體

佐藤大的設計手稿

08、「Le Pliage」手提袋

佐藤大的設計手稿

「Le Pliage」手提袋系列靈感來自日本摺紙,以其輕盈的結構和緊湊的可摺疊造型而聞名。新系列的設計源於相同的基本概念,引入了立方體、圓錐和平圓三種新形狀。

09、熔體 Melt

為義大利玻璃工藝品牌 WonderGlass 設計的家具系列。在製造過程中,首先將熔融玻璃倒入方形框架中,其中許多工匠使用鐵鏝刀同時在表面上均勻。玻璃逐漸冷卻,當達到一定的柔韌度時,將其移動並放置在U形模具或其倒置形狀上,使玻璃緩慢下沉或拉伸以形成美麗的拱形。即使在這個成型過程中,工匠也會使用工具來塑造拱形,確保沒有彎曲或裂縫。

這種彎曲玻璃技術用於設計扶手椅,桌子,花瓶等。由於拱門和曲線是由玻璃自身的重量和粘度產生的,因此該系列被命名為「熔化」。

10、「光的微風」

佐藤大的設計手稿

這是為2019年米蘭設計週期間舉辦的「Daikin」設計的沉浸式裝置。當聚光燈用偏振濾光器分層並投射到另一個花狀偏振膜上時,光穿過兩層濾光器,這使得花的陰影比預期的要暗。將濾鏡旋轉45度會產生一個更半透明的陰影,再旋轉45度,陰影就會完全消失。

為了利用這一原理創造空間體驗,天花板上懸掛了115盞帶有獨立控制電機的偏振光聚光燈。在地板上,17,000個花狀偏振薄膜以計算好的圖案展開。每朵花被放置在不同的高度,所以整個空間看起來像一個平滑的波狀景觀,就像一個真正的花園。

聚光燈上偏振膜的移動允許花陰影的強度不斷變化,即使空間中的光量沒有變化。雖然房間裡沒有空氣,但是陰影似乎受到穿過花園的微風的影響。這組設計通過聚焦於一個看不見的主題,這個裝置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來體驗現實生活中只能感受到的視覺感受。

11、辦公大樓建築設計—Kojimachi Terrace

佐藤大的設計手稿

通常典型的辦公樓都被建成封閉的街區,配有人工氣候控制系統,與外部環境沒有任何真正的物理聯繫。但是在這棟位於日本東京的Kojimachi Terrace設計中,外部元素也被考慮在內,以允許更多的戶外體驗,比如見證不斷變化的天氣和每年的季節。

這棟建築的11層中有6層有陽台,但是每個陽台也可以通過關閉隱藏的門窗而變成一個私人會議區。

12、攪拌杯

佐藤大的設計手稿

@Calpico是一種非常火爆的日本飲料,據說日本99.7%的人都喝過,這款攪拌杯就是專門為了它而設計。

因為玻璃內部的「褶邊」設計,所以用戶只要輕輕搖動玻璃即可輕鬆將液體混合在一起,無需攪拌器,通過使用它還能給用戶帶來一種獨特的引用體驗。

13、「TEN:TEN」手錶系列

佐藤大的設計手稿

手錶通常由三個元素組成:鐘錶,腕帶和調節帶子長度的帶扣。這款手錶通過將時計和扣環融合在一起並移除不必要的部件,新設計僅包含兩個部件。這將兩個不同的帶子組合成一條長帶,使用戶可以輕鬆調整長度,並將手錶固定在手腕頂部而不是底部。

14、新標誌設計「另一片天空」

佐藤大的設計手稿

該標誌旨在喚起「自我探索之旅」的想法。通過將標題劃分為三行,使得字母N,E和S的佈局定位為指南針,北,東和南的點,並且通過在中心放置「針」,代表指南針的設計 出現,象徵著「旅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10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