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準建築人 FAM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10

地震災後重建的九寨溝縣漳扎鎮小學╱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

$
0
0

原漳扎鎮小學在中國四川省九寨溝2017年8月8日發生的地震中毀損,災後重建規模為一所具有十二個班級的學校,項目設計需要在工期短、造價低的條件下,滿足當地教育的需求,並回應特殊的人文與氣候地域環境。

© 存在建築© 存在建築

© 存在建築

© 存在建築

基地適應性

基地位於山地河谷,設計利用現有的緩坡地形,分別設置校園入口、教學區、運動場,三個不同標高的台地串聯。設計團隊借鑑當地藏族村寨的佈局特點,將建築拆分為多個斜屋頂量體的組合,山牆向陽,前低後高,層疊起伏的青瓦屋面與大山輪廓相呼應。

建築平面圍合出多個半開放的三合院空間,將山景納入其中,建築與環境融為一體。

© 存在建築

© 存在建築

© 存在建築

模組化空間

教學樓平面以藏族「吉祥結」圖案為原型,建立文化圖示上的心理認同:四個方形教學模塊,圍繞中央大廳,形成向心聚合的平面。

© 存在建築

© 存在建築© 存在建築

每個模組尺寸為18米見方,內部包含三個標準教學單元,和一個由樓梯間、洗手間組成的服務核。教學單元可以在標準教室、專業教室、辦公室之間靈活轉化,以適應鄉村小學的彈性變化。

© 存在建築

© 存在建築

中央的校園大廳是人流匯聚的核心。大廳45度對角方向分別與四個教學模塊連接,南北和東西入口則分別通往四個庭院,便於室內外活動的互動。校園大廳既是門廳,又充當多功能廳,可以舉辦演出、講座、展覽等公共活動。

© 存在建築

食堂圖書館作為一個單獨的模塊,採用了與教學樓雙坡屋面不同的四坡十字形屋頂,內部兩層空間上下連通,增強功能的開放與互動。

© 楊揚

© 存在建築

氣候適應性

針對阿壩州溫差大、日照強烈的高原特點,北立面設小窗,南立面設大窗。加氣混凝土砌塊作為建築的保溫兼圍護材料,可節省造價。通過熱工計算,砌塊外牆厚度為450毫米,形成了厚牆深窗的效果。

© 存在建築© 存在建築© 存在建築

© 存在建築

中央校園大廳在冬季通過南側玻璃牆和頂部天窗將陽光熱量引入,提高室內溫度,充當冬季花園和室內操場的功能。教學模塊利用走道天窗和教室高側窗設計,增加空間的流動感,並有效改善室內採光均勻度。

© 存在建築

© 存在建築

地域建築特徵

阿壩九寨民居融合了藏族碉樓和川西民居的特點,下部夯土壘石,上部木構架露明,建造體系清晰。設計以此為原型,主體為鋼筋混凝土框架,下部磚石填充,上部設置高側玻璃窗,形成「下重上輕」的材料關係。

© 存在建築

© 存在建築

校園大廳和食堂的外牆面,嘗試片石與混凝土塊混合砌築的方式,通過設置雙向拉結鋼筋,加強構造連接。建築外觀的灰色片石、白牆深窗、木板牆身、小青瓦屋面,在材料和構造層面延續了當地的建造傳統,增強孩子們對家鄉的記憶和情感。

© 存在建築© 存在建築

項目圖紙

總平面圖

地面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立面圖

立面圖

項目信息

建築師: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

地址:國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漳扎鎮

主創建築師:劉藝

設計團隊:楊揚,黃熹

委託方:九寨溝縣人民政府

結構設計:齊奇,朱海軍,李權,馮領軍,王成功,王帆

建築面積:5000.0 平方米

項目年份:2019

攝影師:存在建築、楊揚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10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