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成設計將老屋改造為設計師自宅,2019年4月完成的Living Lab 生活實驗所,獲得2019年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台北老屋新生大獎住宅類首獎、2019世界室內設計節(2019 INSIDE World Festival of Interiors)住宅類首獎及年度大獎。
位在台北市大安區溫州街的「生活實驗所Living Lab」,原為日治時期留下來的老建築,歷經國民政府搬遷來台、二二八戒嚴,也見證了在國民政府領導下,台灣經濟起飛的輝煌歷史。頹圮的木造建築記載著90多年來的故事,沒有多餘的設計語彙,足夠讓這個老空間有新的活力。
柏成設計重新置入213公分高的磨石子牆,區分了公共與私密空間,日式主屋為主要的住宅空間,50年代增建部分,成為公共使用的客廳以及廚房,從公共空間延伸的對外空間,作為不定期舉辦的開放聚會以及社區研討。
初心 – 創造一片孩子的天空
在城市裡,人們仍渴望天空,渴望土地,希望雨水直接打在臉上,希望陽光直射床沿,在這基地上,設計團隊創造一個新型態都市生活的可能性,企圖活化城市的閒置空間,也讓空間的本體孵育使用者。
家的尺度
設計團隊實驗著成人,孩童,城市以及街道的比例,在室內感受室外,在單一住宅單元感受到街廓,由這個街廓去反饋城市,同時也進行一場時間的實驗,不同時空背景推疊,從日據時代昭和町,國民政府來台後的增建,近十年來的荒蕪,設計團隊都刻意留下一點紀錄,日本木材會社的印記,五零年代單身宿舍隔間的痕跡,院子裡雜生的藤蔓,讓未來在這些基礎向上推疊。
不完美
頹圮的木造建築記載著90年來的故事,希望在這基地找尋一種新的使用模式,不必太完美,沒有多餘的設計語彙,剛好足夠讓這個老空間有新的活力。時代的演進在生活機能上產生了變化,在變與不變之間拿捏,拆解一個現代家庭的生活行為,置入歷史性的建物空間單元,好比在學習與一位老者對話,要所有保留也要有所不同,企圖將歷史進化,讓空間不只是懷舊。
置入
6公尺長的磨石子牆區分了公共空間與私密,日式主屋部分為主要的住宅空間,50年代增建部分成為公共空間客廳以及廚房,也因應公共空間為彈性的對外空間,不定期的開放聚會以及社區研討。現代且純淨的材質強烈的對比著歷史,由門口插入牆面也象徵著新的能量的注入。
流動性
孩子一向是空間的主角,設計團隊讓空間保持自由,讓孩子走跳,所有的空間既是走道也是停留,既可開放也可以閉鎖,每個空間的配置都讓流動相互連結,主浴空間連結了主屋,後院,餐廚,浴缸也成為戶外夏日遊戲的道具。綠色植栽也扮演流動性的介質,光與風藉此流動與傳播,透明屋頂的陽光走道,承載一個大樹也引導到房子的盡頭,戶外的紅色的梯子直達屋頂平台,連結了上與下,更是連結了街廓與城市。
這是一個永遠未完成的設計案,是一個有機的生活容器,是一個生活的實驗場域,我們更不是唯一的設計師。
>>相關資訊
作品名稱:生活實驗所Living Lab
作品位置:台北市大安區溫州街
業主: JCA Living Lab
主設計師 Lead Designer: 邱柏文 Johnny Chiu / 王菱檥Nora Wang
助理設計師 Designers: 鄭筑嘉 Marisa Cheng
機能:住宅
面積:223平方公尺
開始:2018年3月
完工:2019年4月
施工廠商:虹鋼鍛藝設計
空間攝影師: 李國民 Kuomin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