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陸江聚,我們企圖去思考垂直城市中的一群家庭要如何居住在一起,自在地享受私有及公共生活,希望透過建構垂直性的共同生活領域,讓「家」成為人們在日常 生活中不自覺地與自我及他人聯繫的場所。另一方面則是關於建築本身的生命週期,去思考生活如何能在更長的時間軸下,在建築中去鋪陳及演化。
垂直生活質感的都市表情
基 地位於新北市蘆洲區,擁擠的住宅區散發著台灣都市常見的綿密生活感,在這樣混亂而性格不明的都市紋裡中,我們希望陸江聚能以一種獨特但不排外的姿態來面對 流動的環境,並與周圍真實生活的複雜紛亂進行生趣盎然的對話。將建築物從計畫道路退縮十二米半配置,讓八米道路能擁有難得的陽光與天空,而退縮內院圍牆開 放出三米深的都市前庭並種植大樹,為自己也為環境多留出一些涵容彼此的寬裕,讓鄰里巷弄多了可以停留與遊戲的可能。兩米深而四米半寬的陽台在建築外殼上交 錯堆疊,不但打破垂直集居的單調與重複,也清楚地表達了參與鄰里街景的意圖,讓家的私密領域能夠開始向外延伸想像。
創造鄰里關係的建築皮層
這 些垂直交錯堆疊的大尺度陽台透過設計安排,圍塑出深度四米半的垂直立體院落,讓家庭的私密領域與垂直集居的公共生活,得以在都市與建築之間開始蔓延與滲 透,成為涵容最多生活想像的空間,也是最能誘發人際互動的場所。不僅可以享有寬廣的空中庭園,將室內生活與室外環境交織為一體,也能讓原本重覆堆疊而並無 連結的居住單元,在垂直向度上發生新的連結關係,容許日常生活中的視線交流與活動在這裡發生,創造共居的生活感受以凝聚住戶間的向心力。
滿足生活演化的永續工法
除 了滿足黃金級綠建築的技術性要求外,我們更重視的是在永續工法的架構下,生活如何隨著生命歷程能夠適當地演化。複層中空的淺色外牆除了降低熱能的積蓄與傳 導外,搭配著明管明線工法,讓機電系統隨著生活需求變化,輕易地改變與更新卻不傷及結構體,使得生活能夠在更長的時光中去鋪陳及演化。而由陽台植樹與花台 灌木編織而成的垂直綠化,搭配水平遮陽與開口設計調節了微氣候,為都市生活創造了綠意盎然的宜居環境。
堅持專業合作的職人精神
期 待住宅能回歸以生活為本質的樣貌,是我們不停思考與持續嘗試的方向。令人欣慰的是,陸江聚這樣的生活想像能順利地通過未知的市場與銷售考驗,並且在業主的 支持下,讓我們在施工過程中可以反覆思考材料與設計細部,並透過各種樣品試作,在施工現場進行設計效果的修正、檢驗與討論。而構成整體設計的所有建築細節 與材料,最終也在現場職人的細心構築下,得以乾淨俐落地呈現出溫暖且人性的居住空間品質。(文:朱弘楠)
>>相關資訊
作品名稱:陸江聚 Lu Jiang Ju
作品位置:新北市蘆洲區長樂路8/10號
業主:鷺江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事務所
設計:金以容/林弘壹/朱弘楠 建築師事務所
建築師:金以容/林弘壹/朱弘楠
參與人員:詹牧哲、江聖弘、卓新惠、張婉如、于佑嘉
監造:金以容/林弘壹/朱弘楠 建築師事務所
顧問
景觀:雋詠設計、金以容/林弘壹/朱弘楠建築師事務所
室內:十樂設計、金以容/林弘壹/朱弘楠建築師事務所
結構:凱巨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機電:坤泰電機技師事務所
綠建築:臺灣綠建築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營造:振城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設備系統
主要建材
外牆:施釉丁掛磚、祖母綠、氟碳烤漆金屬包板、抿石子花台
開口:YKK鋁門窗、Low-E玻璃、金屬包板雨遮
室內:黑網石、卡拉拉白、毛絲鍍鈦板、編織毯、鋼刷木皮、印花灰鏡、茶鏡
景觀:劈裂面花崗石、手打石地磚、地磚、洗石子、柚木實木
面積
基地面積:988.75 m2
建築面積:558.81 m2
總樓地板面積:5599.13 m2
層數高度
層數:地下2 層、地上11層
高度:44.1m
法定造價:新台幣 60,844,724 元
設計時間:西元2011年4月至2012 年4月
施工時間:西元2012年5月至2014年8月
>>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