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被譽為「順德工業黃埔軍校」的「德力柴油機廠」,從解放前的一個小工廠,發展至後來最鼎盛時期工人多達2000人,德力柴油機公司經歷過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艱苦創業、六十年代的低潮,一路走過七八十年代的輝煌和九十年代的改制。德力的歷史就是一部濃縮的順德工業史,從中可窺探珠三角地區工業發展的種種;如今,德力柴油機廠搬往容里工業區繼續生產,它的老廠區也成了容桂「三舊改造」園區,取名為「柴油機1959」,「柴油機1959」二期改造成集文創市集、眾創辦公、生活方式、文旅水鄉小鎮等於一體的網紅文創商業空間。
「柴油機1959」位於順德容桂沿江長堤路和垂直於長堤的工業路的交匯處,工業路北起容奇渡口,南至南環路,全長700餘公尺,二期作品主要範圍是在整個廠區的西面和北面,廠房位於相對靠裡的位置,根據廠區的樓棟編號,二期的主要範圍為2、 3、 4號樓及6號樓組團,建築面積約1萬平方公尺。
高低錯落的連接
新連接和漫遊
柴油機廠2、3號樓的各層層高也各不相同,為了連結兩棟樓之間不同高度樓層,在兩棟樓之間的天井空間內,原先的設計師在這裡放置了一座形態複雜的樓梯,改造過程中,這個空間作為重點保留下來,並加入舊時廠區記憶的元素,打造了一個「樓梯博物館」。
同時,為了適合未來的商業使用,設計團隊研究了園區各樓棟之間的高差關係,並藉由廊道、樓梯、台階等方式,將更多的樓棟連接起來,創造出與舊的動線空間一脈相承的「新連接」空間。
新灰空間和大空間
柴油機廠的工人禮堂是改造中最大的內部空間,設計團隊將部分過梁與梁之間的牆面打掉並替換成玻璃磚,並且拆除了部分牆面,改進室內採光,窗的形式上,設計團隊沿用了建築原本採用的鐵藝窗和玻璃百葉窗。
禮堂內大空間寬敞,為了實現舊禮堂從原本服務於集會需求的大空間到適應商業需求的小空間的尺度轉換,設計團隊在通高空間處置入一個玻璃磚圍合的盒子空間,同時增加旋轉樓梯,增加盒子上方的夾層平台,將二層和三層聯繫起來。
藉由這樣的設計,設計團隊新置入玻璃磚盒子四周創造出一條環形的流線,而盒子空間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整個空間的核心和樞紐,保留了禮堂空間的中心性和精神性。
源於舊物的新園林
在柴油機廠的舊食堂中,地面層和頂層各有一處傳統園林。設計過程中設計團隊選擇將園林中的假山,水池,花窗,涼亭等要素的基本形態保留下來,通過刷白的方式抹去它們作為物質的屬性,強調其符號般的象徵性意義。同時在園林中加入了炫彩玻璃和不鏽鋼等新材料,用原有的百葉、石頭、窗套等形式表達出來。
>>相關資訊
作品名稱:廣東順德柴油機廠二期更新改造
作品位置:中國佛山市順德區容桂鎮
建築師:廣州市豎梁社建築設計有限公司
完成:2020年
建築面積:1.5萬平方公尺,其中已建成0.5萬平方公尺,1萬平方公尺建設中
主持建築師: 鐘冠球,宋剛,朱志遠
作品負責人:林海銳
設計團隊:梁文朗、謝詩穎、杜書瑋、侯進旺、張曉藝
攝影師: 吳嗣銘
室內設計:氪度設計
主持設計師:黃英航、林祥庚
設計團隊:鄺曉桀,邱佳惠,梁雅詩(實習),黃誠旋(實習),甘彩婷(實習)
結構設計: 孫曉民、鄭梓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