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建築經營協會大師講座,2020年10月份邂逅全新模式,走訪全台知名的東海大學進行校園建築巡禮,2020年10月13日在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邱浩修帶領下,以「東方現代性」為題,探討東海校園建築與陳其寬繪畫中的現代人文思想,在1個小時的專題演講後,隨即展開校園建築導覽、實地走訪校園。
台中市建築經營協會理事長邱名仕說,2020年恰逢東海大學建築系創立60周年,而東海校園長期以來被譽為台灣最美的大學校園,空間地景、建築文化都很值得建築業界人士欣賞與探討,邱名仕認為,此次演講從陳其寬建築師的藝術與空間思想,來回溯這個因時代脈絡而造成的美麗偶遇,進一步也欣賞了這個現代建築在地化的思想典範。
作為台灣建築發展重要指標的「實構築」展,2020年初在台中舉辦時,其平行展「東海現代性─陳其寬建築文件展」也引起許多迴響,台中建經會員們此次前進校園、實地走讀東海建築,大家都十分期待。
講座主講人、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邱浩修,自東海大學建築系畢業後,2000年赴美工作深造,2006年拿到哈佛大學設計學院設計博士後,返台擔任東海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邱浩修指出,東海校園見證台灣建築文化思想的創新與突破,是60多年前,在貝聿銘、張肇康、陳其寬三位旅美華人建築師的合力擘劃實踐下,所做的種種嘗試。
邱浩修表示,東海大學校園的現代性實踐與影響,不僅限於路思義教堂混凝土曲面的獨特設計與營建成就,這個以唐式建築為參照的校園與建築群,佈局大器卻空間柔和,功能素樸卻意境深遠,建築粗獷卻構造細膩,校園建築應和著批判性地域主義的哲學旗幟,又以另一種東方文人的優雅姿態,同時抵抗當時象徵傳統的文化符號語境,以及現代建築過度抽象而空洞的空間失語症。
要能達到這種思想層次,幾位建築師的文化修為境界,如同羅時瑋教授的觀察,需要對「中國講求拙與淡的文人藝術與西方現代藝術的抽象表現,可以出入而自得,才能連通現代與傳統間這種隱微的關聯」,因此這是一個時代造就出的建築思想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