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準建築人 FAM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10

日本道後溫泉的市民交流基地/松本樹 + 日比野克彥

$
0
0

位於四國道後溫泉附近的神社和廟宇,其中之一就是寶嚴寺,日本淨土門「時宗」 開宗祖師「一遍上人」就出生於此。從道後公園的主樓向東,到山腳下的御殿寺,這個坡道稱為「上人阪」,本道後計劃基於位於山丘邊緣,雖然這片土地只有約50坪,但地理位置讓人可以看到在地的歷史紋理。

本道後藝術計畫由愛知工業大學建築研究所的研究生松本樹負責,與當地年輕建築師、藝術家合作完成的作品。愛媛縣的松山市以道後溫泉聞名。受惠於瀨戶內海,這裡氣候溫和,且有溫泉作為旅遊資源,因此被譽為日本最受歡迎的觀光勝地之一。 本道後藝術計畫的目的在於重新組構在地文化,涵蓋了歷史、社會和景觀的多重背景,應對衰落的歷史,激發衰退的地方社群,重整景觀,超越建築思維的方式展示土地的真正價值。


© Shuhei Miyahata

© Shuhei Miyahata

作為地方創生的一部分,這裡從2014年起舉辦了很多藝術活動。該設施為2019/2020年藝術作品而造,提供了活動的舉辦基地。同時,這個小尺度的公共建築也被用作社區中心。


© Hiroaki Zenke

© Shuhei Miyahata

© Shuhei Miyahata

基地位於緩坡「上人阪」的盡端,朝向古寺。此一帶還有很多傳統寺廟和神社。該作品以當代形式呼應傳統,並且強調了設計的在地性,適合作為藝術活動基地。順著周圍環境上下起伏的屋頂,是對神社和寺廟優美曲線屋頂的一種隱喻。


© Shuhei Miyahata
屋頂的形式由基地決定,其輪廓順應著緩坡的輪廓。從坡上俯瞰建築開敞的正面,會覺得它與周圍的寺廟連成一片。從坡頂看,建築的圓錐形態像是在模仿周圍的山包,自然地融入環境成為了前景。


© Shuhei Miyahata

© Shuhei Miyahata

曲線的形態與基地的歷史和景觀相呼應,線條相當優美,半徑780公分的圓形平面上,一根柱子被置於偏離中心的位置,圍繞中央柱子的結構系統支撐著曲面屋頂。那些傾斜的梁,一邊搭在圓周高低不等的柱子上,另一邊則匯聚於一點,搭在建築中央的柱子上,它們共同支撐起3D曲面的木構造屋頂,使屋頂像是漂浮在空中。


© Shuhei Miyahata


© Shuhei Miyahata

偏心的木構造塑造了山形的形態,使建築擁有很深的屋簷。建築一邊的半圓形室內空間因此變得很小,另一邊土間/展覽的活動空間則很大;從建築內部往外看,起伏的屋簷成了周邊風景的畫框,留下面積約66平方公尺的開口。建築入口的開敞空間與周邊環境相融合,使這個充滿藝術氣息的社區中心成為每一個人都願意駐足的地方。

>>相關資訊

作品位置:日本愛媛県松山市道後湯月町(上人阪)
業主:Dogo Art Executive
主持人:松本樹
設計團隊:愛媛建築研究所
完成年份:2020~持續進行中
總樓地板面積:48平方公尺
施工:伊藤工務店+伊予匠ノ會
結構設計:藤尾構造建築設計事務所
攝影師:Shuhei Miyahata,Hiroaki Zenke


© Shuhei Miyahata

© Shuhei Miyahata

© Shuhei Miyahata

© Shuhei Miyahata

© Shuhei Miyahata

等角透視圖

平面圖

立面圖
立面圖

剖面圖

剖面圖剖面分析圖

模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10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