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增榮(曾任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和建築系講師、現職:比格達原創有限公司負責人)
對台中巨蛋,個人的一些筆記。
1. 如果有國家隊的想法,說坦白,就設計論設計,我認為,這次國家隊(只就目前二、三名的提案作比較)輸得很難看,比別人差一大截,不是太庸俗就是太老氣地虛張聲勢。
2. 如果評審都知道可能得獎的作品與已完成的澳洲案幾乎如出一轍,而二、三又不能讓人滿意,也許,他們該討論的是「從缺」這個選項。
如果沒考慮從缺,今天這個局面,評審團必須自負責任。如果有提,而被台中市政府否決,則責任在市政府。
3. 國際比圖不是罪惡,鎖國才是可恥,比輸再談「愛國」、「保護」更可恥。
日本許多比圖沒有在意外國團隊參予,比下來也是有輸有贏。橫濱的大棧橋、富弘美術館也是,以上兩案當年台灣也有團隊參加。
我常想,國內有企圖心的團隊為什麼不甘心,然而又不出去參予國外的比圖?平田晃久、石上純也、藤本壯介這些日本青壯建築師都敢到處比圖,跟外國建築師比劃,我們為什麼不出去證明自己也是國際級?
4. 有人說,柯比意、安藤忠雄也常重覆相同的設計。如果柯比意部份指的是印度紡織公會大樓與哈佛的卡本特中心,安藤指的是坂上之雲博物館與台中亞洲美術館,我想,這絕對是捕風捉影。
柯比意的兩個作品,意象相像的只有戶外開展的大斜坡與外觀的深遮陽,在平面的構成,尤其大斜坡與內部空間的關係完全不同。哈佛的深遮板甚至被認為是太形式,反而失去在印度之存在的必然性。
安藤忠雄在四國與台中的三角系列,前者內部空間回應「坂上」的概念,在內部以斜坡作主動線,開展出垂直向上空間體系,台中亞洲美術館的空間則是水平性開展,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設計,各自美妙。
將這些作品的平面、剖面拿出來比較,就會看到說他們複製自己作品是多狀況外的說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