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與材料使用
舊有建物 Packer-Scott 大樓有 87%被重新使用,像是拆除下來的木料用在樓梯踏板、接待櫃檯以及咖啡吧檯。在施工期間,施工產生的廢棄物有95%重新整理、回收,減少資源的浪費。
建築外觀選擇耐用和低維護材料,以空氣品質為優先考量,所有內部裝修不選擇含化學成分材料,並依據其未來可再生性與本地生產的程度而採用,10%以上的建築 材料皆是本地生產或加工製造區域,20%以上可再生利用,購置之家具具有高度彈性與調整性,避免未來必須購置更多家具而產生之廢棄物件、成本,此外,建築 系統採購時,也是選擇高度可回收的設備。
結構系統採外露方式,最小程度的裝飾以節省材料,人們抬頭就可以看到結構樑、管道設備,但這樣簡單而原始呈現的狀態,藉由大樓內陳列了許多收集自世界各地豐富多樣的藝術作品和文物,從而消除了人們對於建築設計無聊且呆板的疑慮。
耐久長壽與彈性適用
由 於非營利組織的資金需要以明智的方式利用,為此案所做的決定都是基於耐久性和靈活性;具體來說,將歷史建物重新利用並延長其使用壽命,為建築所選的材料都 特別耐用且極為細緻,使其可以維持多年,最小程度的裝修而省下維護或替換的費用;於選址時,就已經考量到未來人員擴增必須增加的樓地板面積,而將北側的空 地擴建可能考量在內,避免必須往其他地方大動作搬遷,此外,外部紅陶板雨屏外牆系統可以拆卸和重複使用,如果往北側擴建,這些材料都能重新利用而不必丟 棄。
室內的大面積開放式辦公區域,可因應未來需求而彈性變化。此外,採用赫曼米勒(Herman Miller)製造的「可置換系統 benching system」辦公家具,以一個骨幹結合可移動的辦公桌與檔案櫃,可方便地擴展和縮小工作區域,有緊急需求時工作人員可迅速進駐使用;最後,由於家具製造 商赫曼米勒(Herman Miller)不斷強調永續性的生產流程、材料以及可回收性,使廢棄材料最少化,部件共用最大化,他們可以在家具生命週期終結時回收家具,並且將當中大部 分構件再生使用。
集體智慧與意見回饋
此 案的設計與永續發展整合非常重要,為了反映美慈組織的使命,永續發展相關措施必須回應「經濟、社會和環境」這三重底線;設計團隊、業主與鄰里社區之間的協 作努力造就了此案,設計過程中,專題討論永續發展可能性的會議定期舉行,特別是,設計團隊和承包商每兩週與業主方舉行整合設計工作坊,討論設計發展和施工 圖,許多永續性設計概唸得到進階實現的機會。
早在概念階段就開始能源分析,根據可能碳足跡決定建築外殼、開窗位置和可操作性、機械和電力系統類型,響應美慈組織的價值觀和願景,反覆檢討各項決策的可行性,以確保朝綠建築走的方向符合設計團隊的理想。
廣泛收集入住後的評估與業主回應,設計團隊得到一些經驗教訓;藉由窗戶開閉引進自然通風,對於在開放式辦公區域的共同工作的人們而言,往往是衝突產生的原因,自動控制開關的系統即便比較貴,但至少可以省去員工之間因為開關窗戶而引起的對立。
補充資訊
成本及投資回收分析:
美 慈組織不願意建築的建設籌款排擠到其他關鍵的人道主義募款項目,因此必須採取保守的財務評估而且不奢侈浪費,在此前提下,發展永續設計的決心必須考量成本 效益,體認到美慈組織總部大樓要成為永續設計的領導者與楷模,一位捐款者詢問要如何達到LEED白金級認證,設計團隊組織的發展辦公室密切工作,制定相關 策略與費用,確保目標可以達成。
雖然大部分的環境策略簡單而機能性,在建築的入口處可以閱讀到其永續發展的精髓,入口是舊有建築與新建物 的結合點,以一道玻璃牆面同時呈現新與舊的紋理,向南的入口上方安裝獨特的遮陽屏幕,受到 Lemelson Foundation 基金會一項計畫的啟發,遮陽屏幕使用電致變色節能智慧玻璃,根據室外溫度改變顏色提供遮陽,提高建築能源效率。
過程和結果
在設計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機會:
首 先,重新利用舊有建築而產生一些獨特的可能性,舊有歷史建物結構補強升級後足以與新建物相戶支撐,並帶來更為開放的平面配置與外牆設計,巧合地回應美慈組 織的理念,並且在新建築物完成後,其開放性、可及性與視覺通透,保存了當地社區對於歷史建築、在地文化的情感與記憶;整體而言,因為新舊之間的協同作用, 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結果。
第二,由於Lemelson Foundation 基金會的支持,鼓勵美慈組織推動其永續發展的目標,使用該基金會研發的電致變色節能智慧玻璃為建築創造獨特的功能。
第三,由於鄰近奧勒岡大學,為該大學提供瞭解建築物性能的案例研究與評估機會,從研究中所獲取之數據有助於建築系統的調整。
最後,短期間即將安裝的太陽能發電系統,會作為美國奧勒岡大學生命實驗室使用,測試太陽能電池板和屋頂綠化系統存在共生關係的假設,研究人員假設,太陽能板 為景天屬植物提供必要陰影的同時,綠屋頂也能降低屋頂的環境溫度,由於溫度降低又可以提昇太陽能板的工作性能,如果能證實假設,該項研究將有助於在未來實 現更高效能的永續性發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