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準建築人 FAM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10

台灣設計研究院「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獲得日本 2020 Good Design Award 金獎榮耀

$
0
0

中華民國教育部委託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的「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plan [Design Movement on Campus])」送件參加日本 2020 Good Design Award(GDA)比賽,通過層層關卡的考驗,從來自全球 4,769 件參賽作品中,先在2020年10月1日獲選為 GDA BEST 100(台灣共3件獲選,其他兩件分別是左腦創意的「浪漫台三線藝術季」以及O’right 歐萊德的「源木牙膏」)。

經過視訊評審,「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plan [Design Movement on Campus])」獲得 GOOD DESIGN GOLD AWARD 金獎的榮耀肯定 (全球共20件),同時還被大會授予參加年度大獎「GOOD DESIGN GRAND AWARD」選拔資格,是五件獲此資格的作品中唯一非日本作品入選,最終以第三名的票數與「GOOD DESIGN GRAND AWARD」擦身而過。

台灣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艾淑婷代表參加視訊評選過

台灣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艾淑婷代表參加視訊評選

台灣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艾淑婷代表參加 日本 2020 Good Design Award 視訊評選

台灣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艾淑婷代表參加 日本 2020 Good Design Award 視訊評選

「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參加年度大獎「GOOD DESIGN GRAND AWARD」選拔資格,是五件獲此資格的作品中唯一非日本作品入選

「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參加年度大獎「GOOD DESIGN GRAND AWARD」選拔資格,是五件獲此資格的作品中唯一非日本作品入選

GDA 評審原田祐馬與內田友紀認為:「學美.美學計畫引進設計專業加入校園美感改造的過程與成效,就如同在匯聚成湖泊後,又化為天上的雲雨,降落到大地滋養更多的學校。這個計畫 最可貴的地方在於不畏現實的困難,在有限的資源內,以創造新的生態系為信仰而努力著」。

「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最終以第三名的票數與「GOOD DESIGN GRAND AWARD」年度大獎擦身而過

「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最終以第三名的票數與「GOOD DESIGN GRAND AWARD」年度大獎擦身而過

Good Design Award 的 「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plan [Design Movement on Campus])」頁面下方的審查委員意見,可以看到此計畫打動評審們(井上裕太、川上典李子、Kenta Nakamura、山出淳也、山阪 佳彦)的關鍵:

在學校設施日益破舊,出生率下降導致預算削減的背景下,如何實現對教師和學生都有意義的人性化設計?由台灣教育部和台灣設計研究院牽頭的這項計劃的最大特點是,該計劃被設計為一個教師和學生都參與的教育計畫。它代表從基於找到準備好答案的教育,轉向專注於發現和解決問題為重點的教育方式,從而促進了涵蓋美學和設計的廣泛知識能力。結合教育課程的改革方式,師生與建築師和設計師一起制定了重新設計學校的計劃,不僅提供了動態教育的機會,還在有限的預算內實現了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再造工程。該計畫的執行速度與政府主導而毫無特色的計畫截然不同,日本從中學到許多。

設計專業導入校園,從行為、環境等各方面進行更整體性的設計思考,幫助學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是「學美.美學」專案被賦予的任務,以雲林縣山峰華德福國小為例,校園空間很有限,司令台因為法規無法拆除,卻成為閒置場域,無有設計總監張智舜總監提出以當地常見的大冠鷲為意象,將嚴肅象徵的司令台轉化為可供師生戶外上課、休憩、接待、甚至進行攀岩運動的半室外場域。

「因為一個空間的改造,帶動了一連串的改變,這就是思考設計的影響力。」 張智舜說。

雲林山峰華德福國小司令台改造

 

雲林山峰華德福國小司令台(無有設計改造前)

雲林山峰華德福國小司令台(無有設計改造前)

 

雲林山峰華德福國小司令台(無有設計改造後)

雲林山峰華德福國小司令台(無有設計改造後)

 

2019 年學美.美學計畫共有 172 所學校提出申請,選出 9 所學校、7 個設計團隊共同進行改造,改造項目包括教室、司令台、川堂、中廊、垃圾與資源回收站、師生餐廳、指標系統、電纜線 及管線整理…等,幾乎是台灣所有學校遇到問題的縮影。2020年教育部投入更多資源擴大「學美美學」計畫的規模,將完成 25 校的改造。預計在2020年12 月 11 日進行第一波改造學校的公開發表。

設計不僅是國際通用法則,有交感的設計同樣能夠感動人心,如同評審團委員長安次富隆所言,「在設計領域不斷擴大之中,已經無法只針對表象進行比較」,設計不再局限於外觀比較,而是開啟美好未來的啟發。學美‧美學計畫的獲獎,突顯不僅台灣的豐沛設計能量獲得國際肯定,更是突顯設計是我國最好的軟實力。

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基義表示:「設計的本質,就是打 破框架、重新思考」,未來台灣設計研究院將持續透過跨域合作,用設計改變台灣,讓世界看見台灣!

Good Design Award 評選與授獎規則

  1. 從全世界數千件參賽作品中,選出優勝作品,授予「G MARK」標章。
  2. 從獲得「G MARK」標章的作品中選出100件作品,成為GDA「BEST 100」。
  3. 從 GDA「BEST 100」中選出20件作品,授予「GOOD DESIGN GOLD AWARD」金獎。
  4. 從20件「GOOD DESIGN GOLD AWARD」中選出5件進入最後決選,成為候選者。
  5. 從5件作品中選出1件,授予「GOOD DESIGN GRAND AWARD」年度大獎。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10

Trending Articles